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不良资产规模也开始增加。根据《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20)》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 与此同时,不良资产市场主体队伍也不断扩大。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021年5月份,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名单,地方amc名单已达到58家,行业总注册资本约2200亿元,平均注册资本约37亿元,总资产超过6000亿元,近一半的机构总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机构数量与经营规模逐年稳步增长。商业银行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五大行相继成立了自己的aic。同时,部分民营机构开始“掘金”不良资产市场,截至2020年底,共有5家民营背景地方amc获批开业。2020年2月份,资产管理巨头橡树资本的全资子公司橡树(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朝阳注册,成为首家外资控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此外,2020年12月份中国银河资产获批并取得金融许可证。这意味着,自1999年四大amc成立以来,时隔二十年,第五家全国性amc成立。由此,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变为“5 n aic 外资amc”的多元化局面,不良资产收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河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河北资管)董事长满翔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不良资产存量市场很大,目前地方amc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处于逐渐建设核心能力的过程中。有经验的外资进入到国内市场,对于加快amc行业的成熟以及加强地方amc自身能力建设都会是正向力。但由于地方amc更接地气,对当地的法治环境和政策环境更加了解,短时间内外资对行业还构不成重大威胁。”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川发资管)董事长蒙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外资进入和银河的成立,结合他们的过往经验或定位,可以预期未来不良资产的收购处置会加快向投行化、结构化方案转型,特别在资本市场的重组、重构、重整方面,会涌现更多案例。同时,对资产管理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赋能’,才能更好地化解风险。基金化、跨区域、多家企业组团投资、引入产业资源参与整合,预计都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吴婉莹看来:“对于地方amc而言,一方面由于其在资本结构、经营范围、业务经验和市场操作等方面相对缺乏经验,容易受到市场主体扩容的冲击,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amc主体的增加有利于促进不良资产经营专业化、服务客户多元化,地方amc可以通过合作等形式提高资金渠道、专业经验和客户网络等方面实力,有助于加快其市场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