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桌论坛:特殊机遇投资研讨 | 第二十一届中国并购年会回顾-ag捕鱼官方网站


本届年会重磅嘉宾云集,经济学家、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佑兴,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北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庄光明,湖北省工商联主席、湖北省总商会会长党蓁,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念瑞,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全联并购公会党委书记、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全联并购公会常务会长、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建彪,全联并购公会提名常务会长、湖北省并购联合会会长、北京天达共和(武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立新等领导齐聚一堂,共话并购发展新机遇。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苑楚,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红兵,湖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张龙,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二级巡视员朱红,武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程春生,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贷部总经理、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合,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英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业务总监禹华初,湖北省并购联合会荣誉会长戴伟,武昌船舶重工集团董事长姜涛等相关领导和嘉宾也出席大会。
年会设置了嘉宾致辞、主旨演讲、发布与揭牌仪式、圆桌对话等精彩环节。年会上午由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常委、全联并购公会会长、尚融资本创始及管理合伙人尉立东主持。
年会下午由全联并购公会常务会长、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建彪主持。年会举办了三场圆桌论坛,来自多个领域的产业领袖、专家学者、创投高管和并购精英,多角度探讨并购赋能、特殊投资、机遇发展等重要话题。

本届年会第二场分论坛以“特殊机遇投资研讨”为主题,围绕困境法院视角下的困境企业救助路径、税务服务高效赋能并购重整、amc重整投资、共益债、数字化助力特殊资产盘活等议题进行深入分享与分析探讨。湖北省并购联合会秘书长王平在主持中指出,这段时间以来,传统的投资领域,地产、股权、证券充满挑战,但特殊机遇投资的行业逆势增长,被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所关注,希望借助今天的研讨给大家带来特殊机遇投资方面的分享。

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一级巡视员、湖北省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柳现青,中国信达原业务总监禹华初,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三庭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袁正英,中韬华益税务师事务(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国,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张立波,湖北民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其颐,阿里资产公共事务副总经理马岩,柒星集团联合创始人、ceo、柒星教育研究院首席导师常盛珺等八位嘉宾参与圆桌互动,围绕主题就困境法院视角下的困境企业救助路径、税务服务高效赋能并购重整、数字化助力特殊资产盘活等议题进行深入分享与分析探讨。

柳现青在致辞中指出,并购联合,财税赋能,是税务师行业与诸位同仁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税务师在并购业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专业服务的主力军,税务师行业连接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并购重组业务中通过专业的税务尽职调查和合规性分析,帮助企业降低税务成本,规避税务风险,确保并购重组的顺利进行。
他强调,税务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并购重组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制定合规管理建议,指导企业实施税务合规管理;税务师的参与不仅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还保障了税收政策的准确实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经营合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让税务师的作用更加凸显。

禹华初从中国amc在破产重整领域中的功能与实践出发,重点介绍了资产管理公司(金融amc)开展破产重整业务的包括不良资产机遇、综合服务产品、复合型人才、托管清算和组织动员资源在内的五大业务优势;包括重整投资者、融资支持者、资产收购方、资产整合服务、中信服务商和管理人在内的六个角色定位,以及包括综合尽调、病因诊断、方案设计、机遇监管、谈判沟通、招商引资和资源整合在内的七种专业能力。
他通过北大方正的案例阐述了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在破产重整业务中的亮点:在破产重整的前中后全流程参与;重整程序内外全面介入;资金救助和技术救助兼备。

袁正英庭长围绕“法院视角下的困境企业救助路径”,指出湖北法院首创并在司法办案过程中严格执行的“涉企经济影响评估”,是通过司法服务保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该做法尽量避免涉诉企业因案生困,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司法实践中,法院为实现对债权人利益保障和对困境企业挽救保护的综合平衡,通过市场化和法治化相结合的方式,由法院为主指导、协调与监督,通过多措并举、多方联动,采用市场主体庭外和解、并购重组、破产预重整、法院破产重整及“执转破”工作机制等方法,确保对困境企业的救助路径依法合规进行。
她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法院在助力困境企业重生方面的积极举措:一是灵活运用对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申请实质审查前置程序,对有挽救可能的困境企业,通过协调庭外和解、预重整等方式,积极助力企业重生,避免破产程序不当启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伤害;二是增强破产保护理念,对具有挽救价值和可能的困境企业,采用市场措施与法治方式,综合施策,积极帮助困境企业重整重生,对僵尸企业则及时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止损,保障市场环境健康有序运行;三是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协调联动,系统施策,推动困境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促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为及时盘活危困企业与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四是充分发挥法院在救助困境企业过程中的适法指导、方向指引与统筹协调职能,确保救助路径依法合规,从而实现最大限度挽救被困企业与最大力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综合平衡。
最后,她强调,对特殊机遇下的投资前景,投资方要秉持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理念,不能只看到机会而不顾风险,要通过“抓人的建设、定工作机制、抓风险预防、促矛盾化解”等,防范投资可能产生的重大法律或系统风险。

王家国从“税务服务高效赋能并购重整”出发,阐述了去年出台的并购重组土地增值税政策与并购重组契税政策,今年出台的关于并购重组印花税政策,财政部编撰的《关于企业兼并重组税收优惠政策的指引》等政策导向。
他还强调了关于并购重组中可能涉及的税务风险,包括税收政策的复杂性,税务机关对资本交易加大税务力度,税收政策上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仍要全社会,包括企业、行业组织共同努力,专业服务机构在并购重组中的作用等。

张立波先生从探索投资新蓝海中信金融资产管理特资特色与共赢发展之路出发分享特殊机遇投资项目案例。他指出,中信金融资产的全周期业务分为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问题企业重组、存量资产盘活、特殊机遇投资四大板块,整体上是对于困境资产的处置。
他还强调,中信金融资产最近在建生态圈,总部希望建立良好的特殊机遇投资生态圈,有投资者、战略投资人、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有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律师,有会计事务所,有税务师,有各种并购的企业参与其中,让生态持续优化,大家都有收获,这个行业才会发展壮大。

余其颐重点阐述了在经济业务中遇到法律规则适用及空白问题——并购重整业务当中的创新型的债权投资,即共益债投资。她指出,共益债投资实际上是投资人向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注入资金,让企业能够重启,恢复正常运营。共益债的投资人在自己预期的时间以内安全地收回投资。它已在破产重整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和法院通过府院联动解决法律空白,使企业起死回生。
她还强调,越来越多的困境企业债权人有意参与共益债投资(内部投资人)。除了内心有强烈的自救动机、由被动的受偿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客观上也提高了整体债权受偿率。商业银行作为典型盈利性的金融机构,要参与到共益债的投资中来,必须突破现有的规则和规定。

马岩博士从“数字化助力特殊资产盘活”角度出发,认为特殊资产行业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机构对于现金流业务的要求增多;对于困境资产尤其是有并购重组意向的资产在井喷;行业中数字化的渗透率逐渐提升。
在分享过程中,她阐述了阿里巴巴在电商的积累和科技的赋能驱使下,深耕特殊资产盘活的成就与法宝:拥有项目资产库、投资人库、估值寻价库三大数据库;以科技赋能ai应用资产管理;用流量思维把资产行业做到最大化;利用数据、技术把生态开放给业务ag捕鱼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

常盛珺从“特殊资产在并购重组中的创新模式”出发,分享了百果园“平台 渠道 合伙人”的新模式。他指出,对自己的客户进行细分,从并购板块中的人才,从互联网或从前端处置、运营的人才进行很好的赋能合作;更加市场化,培养更多的人才;和高校合作,打造高校的课程,培养更多的从业者。
在分享中,他呼吁:成立特殊资产专业委员会,盘活中国的存量资产,让中国的经济能够高速发展;大家一起共建生态化系统,打造特殊资产产业互联网平台,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在这个领域中做得更好。

王平在嘉宾分享后向嘉宾提出一个问题: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如何抓住特殊机遇投资?
对此问题,袁正英表示,要做好风险预防,关键抓人,再抓机制,最后再抓风险矛盾化解;王家国表示,合理规划并购重组的税务方案,释放并购重组的最大效应;张立波指出,做正确的事情;余其颐建议,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公益债投资人保驾护航;马岩认为,用好数据,用好科技、用好力量的投资者将取得未来以及常盛不衰;常盛珺表示,相信越来越会越来越好。禹华初指出,特殊机遇投资不仅仅在并购重组,重整也是主战场。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